浙江(嘉兴)中外政党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论坛2022—第二届高端论坛—“政党建设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11月12日—13日成功举办。根据北京、嘉兴两地疫情防控要求,此次研讨会改为全体专家学者线上会议。应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嘉兴)中外政党研究中心的共同邀请与组织,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们围绕“政党建设与国家治理”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2022年11月12日上午8时30分,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续添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光斌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本土化的话题。相对于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等学科而言,中国的政治学在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方面是走在前列的,但体系化、理论化工作有待深入。希望我们与各位同仁一道,在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上深耕。浙江(嘉兴)中外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政党政治的变化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政党的品质和政党政治的运行质量影响国家兴衰成败。嘉兴是中国共产党这艘伟大巨轮的启航地。周老师介绍浙江(嘉兴)中外政党研究中心在中联部、嘉兴市委和市政府、嘉兴学院共同支持下的创建缘由、发展成就、现有状况和建设目标,每年编撰和出版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研究报告、智库建设、举办政党政治名家讲坛和队伍建设是研究中心的四大任务。
第一场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黄嘉树教授主持。浙江( 嘉兴) 中外政党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周淑真教授以“从世界政党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为题,从政党理论、政党性质、使命党的价值理念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超强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分析了西方国家政党短视的政治原因和产生逻辑。提出应在差异性中探寻政党的普遍责任,世界越来越互联互通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普遍要求政党应有人类情怀、世界担当。一个成功的政党,必须担负起引领方向、凝聚共识、促进发展、加强合作和完善国家与社会治理的多个责任。复旦大学陈明明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扩展与世界意义这一主题,强调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构筑的自由自主国家,具有强大回应性、问责性机制的有效政府,持续的社会革命所创造的平等社会,一个以治理中心主义支持的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山大学肖滨教授基于当代中国统与治的制度体系来考察政党体制,指出在纵向维度上,它是一套寻求中央和地方分权平衡的制度体系。横向来看,是党委统领下的分工协作的平衡。这不仅能够化解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而且回应了现代国家政权统领与治权分散的难题。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教授围绕政党领导国家治理的中国经验这一主题,认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体现在,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方向的引领性优势;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制度的规范性优势;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系统性优势;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领域的覆盖性优势;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资源的整合性优势。天津师范大学常士訚教授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合力生成机理做了考察,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发展出了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关系。这种关系秉承了中华文明传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实践中起到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纽带作用。
第二场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王英津教授主持。吉林大学周光辉教授围绕国家规模的概念化及其意义这一主题,提出了一个清晰、可观察、可检验的国家规模概念,并强调了国家规模是影响现代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因素。对国家规模的界定是人们认知一个国家、理解其国家行为的基本依据。上海交通大学张明军教授讨论了依法领导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逻辑这一问题,进一步探究了依法领导与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指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由价值取向的建构能力、回应新技术革命的能力、科学的决策能力、高效的执行能力、调适回馈能力这五种要素构成的。复旦大学郭定平教授基于比较的视野探究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党逻辑,反思了当代政党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民主中心论和选举中心论,创造性地引入了政党和政党制度研究的治理视角,把政党看成一种治理主体,从而把国家治理研究与政党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中国人民大学王续添教授以延安整风运动和国民党的反应为中心,从现代国家构建的视角探讨了政党建设与社会中心力量竞争成败的关系,指出了政党建设是现代中国社会中心力量竞争和国家构建的关键变量,分析了全国抗战以来国共两党合作与竞争的新趋向,阐释了延安整风运动对中国共产党赢得社会中心力量竞争和“国家重建”的意义,以及国民党的反应及对其社会中心力量竞争和“国家再造”失败的影响。清华大学任剑涛教授围绕“唤魂理论:审视‘现代’的社会科学眼光”的主题,讨论了越来越疏离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的实证社会科学研究何以找到自身新的发展方向,指出社会科学研究的小理论要重新回到阐释现代的宏大理论,要让阐释现代的宏大理论与微小理论形成一个融贯的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
第三场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吕杰教授主持。云南大学周平教授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性自觉的意义这一主题,强调了中共对民族性的确认,这不是增添民族性,而是出于民族性的自觉。周平教授同时指出这一自觉形成的三点原因: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扩大党的社会基础的需求、为了增强“民族复兴”的目标表述。北京大学马戎教授回顾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轨迹,把195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与1984年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了比较,并强调2014年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表述值得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也为中国今后民族理论的发展和民族工作指出了大方向。中央民族大学李俊清教授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民族事务治理,强调民族宗教事务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指出目前民族宗教事务治理面临着经济发展差距大、社会矛盾复杂、分裂势力趋于国际化、隐性化、意识形态斗争尖锐的问题。河南大学翁有为教授基于李大钊“中心势力” 思想的形成及其时代价值这一主题,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李大钊的思想从 “庶民的胜利”转向聚焦劳动者的力量;中共成立后,他又提出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因素”、以改组国民党为体的新的“中心势力”的构想,强调这一思想是以“再造中国”为目的,以复兴中华民族为使命。中国人民大学姚中秋教授基于列宁、 卢森堡、 卢卡奇之间的辩难重新探讨了先锋队政党的性质和构造原理,指出确认先进性是先锋队政党之本质规定性所在,其他属性均可由这一点得到逻辑的解释。凭借先进性和高度组织化,先锋队政党成为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政治能动者。
第四场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张广生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时殷弘教授首先讨论了现代政党政治中重要的几个要素,指出利益集团与公共舆论在古代社会中也有呈现。随后时老师梳理了雅典僭主皮西斯特拉图斯夺权以及治理的过程,分析其治国方略,对其作出总结性结论:凭借诈力夺权,夺权后又推行善治。最后指出要以世界化的眼光去比较,知晓人类生活方式与人类政治活动的真正多样性。北京大学何增科教授讨论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大国崛起之间的关系。何老师构建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分析框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方法,研究了近代以来四波大国崛起中的九大崛起国,研究结果印证了“国家治理制度的质量优劣影响着国家的兴衰成败”这一假设。复旦大学贺东航教授从历史脉络与制度作用两个方面讨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破解超大规模国家治理的制度机制密码。贺老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机制在革命战争中的初创、建国后的形成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调整与适应,再到新时代的完善与增强,并分析了该领导制度的重要作用。武汉大学刘伟教授围绕干部驻村问题,从理论上思考了党的力量重新引入乡村治理之中,从理论逻辑入手思考干部入村与乡村治理的关系,分析了干部入村治理的实践价值,启示我们在充分认识干部驻村制度实践价值的基础去不断对其进行调适和改进。
第五场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袁东振研究员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林坚编审围绕执政党地位与政党文化这一主题,将政党文化视为一个政党的理念、精神、制度、行为的总和,主要表现在政党的发展过程以及现实之中。同济大学吴新叶教授讨论的主题是救济问题,他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我们党内法规尝试着从国家法律中进行转化这一背景,讨论对象是容错机制,针对问题则是当下的容错机制未能为善治结合。华中师范大学任路副教授强调从“文化领导权”的角度思考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机制及其实践形式。党建引领文化振兴的内在机制是基层党组织对乡土知识分子的吸纳,进而实现对乡村文化的引导。中国政法大学王鸿铭讲师基于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这一初步的分析框架,指出现代国家的治理本质是政党政治,核心是政党自身的建设。不同类型的政党建设方式分别对应不同的国家治理能力。
第六场分论坛由山东大学李亚洲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任锋教授基于治体论视野讨论政治领导要素,他分别从政治领导要素的组织性和生发性、如何理解当代政治中领导要素的二重主体性和三个演进形态以及这种领导在政治学思维方法上有什么特质三个角度加以阐释。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李红霞副教授从精神文化与组织文化的辩证关系出发,论证了党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红色基因,党内政治文化是政党的灵魂,精神谱系是政党的灵魂,是建构政党形象的基础。华中师范大学田先红教授作了题为“统合治理与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基于议事协调机构的经验”的发言。他强调,统合治理建立在当代中国的党政体制复合结构之上,结合近年来县域治理制度的变化,发现县域党委政府的统合能力弱化,议事协调机构的统合功能受到抑制。
第七场分论坛由外交学院余科杰教授主持。外交学院余科杰教授主要就“政党责任”的定义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负责任大国执政党”如何担当责任使命为主题展开论述,并廓清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政党责任”。复旦大学汪仕凯教授厘清了政治中央集权与行政中央集权的区别,指出现代中国国家建构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进行创造性应用,重构了能够同现代国家相契合的政治中央集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张勇副教授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党政关系发展进入到了党政职能统合的新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对国家政权的全面领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天津师范大学张舒讲师引入治体论视角对中国国家形态问题进行研究,比较古罗马与西汉的历史,指出中国的国家形态是更具文治精神与政治聚合性的大一统模式。
第八场分论坛由同济大学吴新叶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马得勇教授讨论了中国网络舆论形态及其生成机制分析网民的态度极化和虚假共识等问题。健康的舆论环境是社交媒体时代的长期追求,而基于真实民意而非错误感知基础上的政策也更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需要。吉林大学马雪松教授、博士生程凯围绕国家纵向治理体系建设的责任意蕴、制度优势及治理效能这一主题,强调国家纵向治理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基础性工程,遵循责任政治理念完善国家纵向治理体系,是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题中之义。华中师范大学黄凯斌副教授基于国家建设视角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内在逻辑,指出中国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由现代国家建设派生而来,目标是要实现基层的治理。北京大学马啸助理教授、博士生马佳磊围绕政治精英职业成长视角下的中共组织逻辑,借助中共十二届至十八届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数据库,讨论了政党遴选政治精英进入最高领导层的三种取向——能力、忠诚与代表,并探讨了三者间张力的化解与融合。浙江大学池步云讲师对共情传播视角下百年大党的国际形象构建做了考察,指出共情传播理论内含文化意识、人类意识和全球意识,在推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构方面具有正向功能。
第九场分论坛由天津师范大学高景柱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陈周旺教授作了题为“社会主义民主全方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逻辑”的发言,他指出,对“全方位民主”阐述的策略需讨论概念的正当性、竞争性民主的局限性以及将全方位民主的特征概括出来。清华大学谈火生副教授围绕“人民政协群体代表机制”的议题,指出政协委员由协商而非选举产生,能够将特定群体的利益诉求整合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政协委员可以将多元而专业的意见、丰富而独特的社会视角带入政策过程,为执政党的科学民主决策创造有利条件。呼伦贝尔学院李俏副教授、包思彤讲师针对当代中国村级协商民主发展历程,指出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形式,村级协商民主的不断完善,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有序发展。华中师范大学黄振华副教授围绕乡村治理中的“户代表”模式,指出从制度设计上看,户代表制一方面能够保障民众意愿的广泛表达,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公共事务治理的运行效率。山西大学张岩阳讲师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视野下的信访制度,指出信访工作内在地设定了民主政治功能。信访的民主政治功能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是因为学界长期以来对信访工作民主政治色彩的认知不凸显,另一方面新条例则更进一步地强调信访的民主政治功能。
第十场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柴宝勇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袁东振研究员梳理了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以来的拉美政党发展史,通过分析指出,一个党要想保持长期执政地位,须重视自身理论和组织建设,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提出符合时代特征的纲领主张,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复旦大学刘红凛教授主要从三十年信息网络技术革命、卡特尔党危机出发讨论政党变革与转型情况。刘老师指出,传统政党政治面临时代挑战和危机,这推动当代西方政党变革与政党转型发展现象的出现。中国人民大学邱静副教授分享了她对战后日本财界的代表性力量“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研究,聚焦其关于日本宪法问题实施的“政党政策评价”,分析了日本改宪动向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等课题。山东大学洪静副教授提出,韩国的政治经验显示,良好的政治生态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对包括国家相关政治制度、政党内部纪律和管理制度的建设,还应强化非正式制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曾毅副教授以“社会分裂”理论观察西方政党政治的历史,梳理总结了西方政党政治经历的“对抗—共识—对抗”的演变过程。
第十一场分论坛由复旦大学陈周旺教授主持。天津师范大学高景柱教授围绕国家认同的时间之维:基于代际正义的分析这一主题,指出国家认同的时间维度关注的基本问题是国家及其公民如何处理自身与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吉林大学殷冬水教授讨论了国家统筹治理的中国逻辑这一话题。研究发现,统筹治理是中国治理的关键词,也是中国共产党对超大规模国家有效治理的成功经验,而后具体讨论了统筹治理的内涵、运行机制特征、作用等。武汉大学曹龙虎副教授就一种“综合论”的民族理论范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普遍性价值这一话题展开了分析,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和发展经验可能为“综合论”民族理论范式的发展提供借鉴。华东政法大学张佳威助理研究员从历史政治学视角考察政商社会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间的关系。他认为近代中国的转型以清末总体性危机的爆发和大一统的解体为起点。政权建设的权力资源来自政商社会。政商社会是转型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相嵌后产生的。
第十二场分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林坚编审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柴宝勇教授围绕多元主义这一主题,通过使用比较历史分析和过程追踪法,对比了俄国、波兰和中国三个案例,讨论了一种非竞争性的双层政党体制的普遍生成逻辑,这种体制被称为“基于共识的领导党制”。复旦大学包刚升教授围绕社会冲击与欧美政党体制的分化这一主题,以选举制度为中心进行解释,提出国家选举制度设计的不同是导致它们近期政党体制的变迁与分化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林红教授围绕国家治理中的民粹主义这一主题,基于欧洲政党政治提出民粹主义已成为西方政治图景中的重要构成,成为对国家治理有独特影响的新变量,如何与民粹主义共存是欧洲主流政党正在面对的新考验。中国社会科学院鞠豪副研究员围绕疫情背景下的政党政治与政府稳定性这一主题,以中东欧国家为例提出,新一批的民粹主义政党仍需打磨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发展规划以更好地适应中东欧政党政治的规则与运作模式。北京外国语大学郭凤林副教授围绕政党制度化水平与国家治理绩效这一主题,基于1990年至2019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实证研究,认为更好的治理绩效基于政党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建设、政党党纲的引领作用、政党对党员的约束力。
第十三场分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福进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李亚洲教授详细梳理了苏联和俄罗斯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认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不动摇、不能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以及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中国人民大学李石教授首先廓清了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内涵,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她认为儒家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墨家的平等思想与国际关系中的中国智慧等传统思想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有启发。中国社会科学院鞠豪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苗婷婷博士后对 2021 年中东欧国家的政府稳定性与政府更替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其政府稳定性较低的原因和各国政府更替的过程进行了考察。北京外国语大学释启鹏讲师从第三世界国家建国时面对的难题出发,指出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对抗性意识形态的兴衰殊途,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们对既有的社会结构与阶级关系的迥然态度。
闭幕式当天(13日)上午,由华中师范大学徐勇教授以“‘组织起来’:中国政治经典议题再认识”为题,指出中国现代政治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把一盘散沙的社会组织起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优势,就是通过政党下乡,从基层将群众组织到自己的体系当中来,从根本上而言是利益联结机制,这一机制表现在政党对农民的组织与农民的自我组织当中,政党居于枢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