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我院第四期“求正”学术沙龙在行政楼346会议室举行。本期学术沙龙由我院主办、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承办。沙龙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全校相关研究机构(平台)和线上全国各地的30余位师生参加,我院副院长康文龙教授主持。
本次学术沙龙主题为“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的逻辑关系”。五位发起人分别是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杨晓伟副教授、陈水林教授、嘉兴学院人文社科处彭冰冰教授、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兴亮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成副教授。厘清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的逻辑关联与区别,深化伟大建党精神引领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是本次学术沙龙的旨趣所在。
在主题发言环节,发起者围绕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深入研讨。杨晓伟从精神命名史视阈出发,认为从“名实”关系角度看,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关系构成一个命名学问题。张兴亮逐次剖析“伟大”“建党”“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并从思想底线、实践伟力、精神优势、价值高度等四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陈水林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基本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当代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并从红船精神与建党精神研究、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精神研究、红船精神与当代中国精神的研究三个领域加以论述。彭冰冰认为,红船精神研究与宣传推动了伟大建党精神,建党精神研究的兴起是与红船精神直接相关的。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王成从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文化渊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意义、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进路三个方面论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逻辑。他指出,伟大建党精神在批判与扬弃中实现和促成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反思与转型,进而让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变化和要求。
发起人杨晓伟
发起人张兴亮
发起人陈水林
发起人彭冰冰
发起人王成
在互动交流环节,线上线下学者们针对五位发起人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
点评专家金延锋
专家点评环节,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金延锋对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的多样化研究视野作了高度阐述,对本次学术沙龙作了充分肯定,并对如何进一步深化研究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的逻辑关系作了具体指导。金延锋认为,本次学术沙龙充分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的内涵以及两者的关系的理解,开拓了研究的视野。每位发起人对各自论点都有充分的论据和有力的阐述,体现了研究的认真深入以及深厚的沉淀,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史或者说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一种展望,是一次高层面、宽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金延锋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相结合,同样,中国共产党精神也离不开这两个结合,可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更加深入、深刻的研究。